贸泽最新EIT系列探索Matter连接标准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宣布推出其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系列中的最新一期,重点介绍Matter连接标准。该期EIT中,连接标准联盟(CSA)和全球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Matter从行销推广到设计规格的各个方面。

靠着NXP Semiconductors、Silicon Labs、STMicroelectronics、Schneider Electric、Texas Instruments、英飞凌(Infineon)、Nordic Semiconductor和Microchip Technology等众多半导体制造商的支援,Matter有望彻底革新智慧家庭技术。贸泽在EIT中提供了见解和资源,为工程师和开发人员提供设计产品所需的知识,使他们的设计能充分发挥这项全新标准的强大功能。

该期Matter系列包含全新的《The Tech Between Us》Podcast,由贸泽技术内容总监Raymond Yin主持。第一集和第二集的特别嘉宾是连接标准联盟的技术长Chris LaPré。两人谈到了Matter的行销推广工作,探索了与新标准相容的智慧家庭装置类型,还深入探讨了CSA在Matter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关注的重点领域。第三集In Between the Tech则采访了NXP Semiconductors无线连接行销总监Sujata Neidig。她谈到了Matter连接标准背後的软硬体类型、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如何影响制造商,以及工程师在使用Matter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该期EIT透过知识访谈、资讯图表、文章、网路研讨会和部落格等方式,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模组(SoM)进行整合、在产品开发中使用Matter的技巧、如何以Matter为基础开发应用程式等主题。

该期EIT的共同赞助商包括制造商Nordic Semiconductor、Schneider Electric、Texas Instruments、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Silicon Labs、英飞凌(Infineon)和Microchip Technology。贸泽的EIT计画持续推出各式各样极具洞察力的内容,是《The Tech Between Us》Podcast的全面补充。

在探讨Matter标准之後,EIT系列将进一步探索数位疗法、环境感测器、Wi-Fi 7和工业机器视觉等主题。本计画将揭开跟上日新月异的世界所需的技术,并重点介绍市场上的各种新产品。…

善用AI工具,掌握大人的学习方法|专家论点【郑纬筌Vista】 – TechNice科技岛-掌握科技与行销最新动态

作者:郑纬筌(专栏作家,「台湾电子商务暨创业联谊会」共同创办人,「APP01」网站总监、《风传媒》产品总监和《数位时代》杂志主编)

因为时常在大学、产业界协助人才培训的工作,我除了与年轻人为伍,也有机会接触到一群中、壮年的朋友们。在跟他们的交谈中,时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哎呀,如果能够回到年轻的时候,我真的想好好学习⋯⋯」

有些朋友在大学时代因为忙着谈恋爱,或是沉迷於社团活动而没有认真学习过。如今,他们感到後悔了,惊觉当年如果更认真地学习的话,人生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话说回来,「如果能回到年轻的时候」是什麽意思呢?很多人明明还不到40岁,自己就放弃学习了呢?也有人刚届满50岁,就开始思考提前退休等的议题。根据内政部的调查,国人平均寿命为80.86岁,所以即便过了70岁,以现在的社会来看,其实都还很年轻呀!

我有点不解,为何有些人会觉得「即便现在努力学习,对人生也无能为力了」?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不是某个特定阶段该做的事,而应该是从出生持续到死亡呀。

如果你觉得与年轻的世代相比,自己没有时间、资源或其他的优势,我认为除了缺乏自信和动机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你不知道「大人的学习方法」。

所谓的「大人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将其视为「成人学习」,在教育学中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并且涉及到几个成功的关键:

  1. 自我主导:成人拥有理性思维,通常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自我决定性。他们会选择重要的学习目标,并以此驱动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更有可能寻找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 实际应用:成人学习的动机往往来自於他们的实际需求,如改善工作技能、增进职业发展,或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大人的学习方法强调实际应用和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 体验与反思:成人学习者拥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资源。他们透过反思自己的经验,以理解和应对新的情况或问题。

这些成功关键,与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略有不同。一般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通常更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课程架构,他们可能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自我主导学习。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更重视知识的累积和理论的理解,而不是实际的应用。然而,随着这群大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并进入职场後,很多人的成长和发展开始陷入停滞状态,甚至有些人忙於工作或家庭就不再学习了!

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事,尤其在当今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现在有很多便捷的科技和AI工具,让我们很容易获取各种知识与资讯。要知道,即便我们离开学术殿堂,每个人仍可透过网路或其他方式自学。

举例来说,线上学习平台可以提供丰富和多元的学习资源,让成人学习者可以自我选择和安排学习内容和节奏。而内建AI功能的教学推荐系统则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路径。再以语言学习应用软体或任务管理工具来说,则可以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和管理学习任务,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话说回来,学习不应该受限。我们不该让学习被年龄所困,更没有必要成为一种追赶科技的紧张赛跑。学习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过程,也是我们与世界接触,与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

谈到「大人的学习方法」,第一个关键是确立自我驱动。一般来说,大人已经有足够的社会经验,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知道自己擅长什麽。这种自我驱动不仅能帮助我们维持学习的动力,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挑选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好比以ChatGPT为首的AI工具,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资源。它除了能够提供大量的资讯,也可以与我们对话,再根据需求来客制化资讯。当然,并非所有的资讯都适合我们,大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用批判性思考去分辨资讯的价值。

再者,我们可以利用AI工具打造自己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包括人与人的交流,也包括我们与AI工具的对话。透过与AI工具的对话,能帮助我们确定学习的方向与进度,并即时获得回馈。

最後,我们还可善用AI工具来建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长期的投资,需要持续的付出。除了常见的AI工具,大家也可善用一些学习管理软体,能协助我们建立学习的计画,并提醒自己按照计画去行动。

对於有心自学的朋友们,我建议以下几种AI工具的使用方式:

  1. 学习新的技能或专业知识:Coursera、edX和Udemy等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课程,涵盖了许多领域,无论是商业、科学、工程与文学等。不论你对什麽领域有兴趣,都能在这些平台上找到对应的课程。而且有些课程还配有助教,可以为你的学习进度和理解度提供即时的回馈。
  • 建立持续学习的习惯:使用像是Todoist或者Notion这类的任务管理工具,将学习时间确实地融入日常生活。透过这些数位工具可以设定提醒和持续追踪你的学习进度,帮助你建立和维持学习的习惯。
  • 利用语言学习应用:我们身处地球村,如果你希望与更多人沟通,就需要学习新的外语。这时,可以试试Duolingo或Rosetta Stone(如师通)等语言学习应用。这些工具利用AI技术,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理解度来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有助於优化你的学习效率。
  • 扩展视野与观点:都说「开卷有益」,阅读一些好书或有趣的文章,可以使用Goodreads或Pocket等数位工具,这些软体能够根据你的阅读喜好和历史,推荐适合你的读物。

资讯科技的进步,可说是「一日千里」。透过各种便捷的AI工具能协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学习,掌握新知,并提升自我。建议大家应该把握这样的机会,建立持续学习的习惯,发挥出我们潜在的能力,为人生下一阶段的挑战做好准备。

我们需要体认到,科技已然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节奏。脱离学生的身份之後,大家已经不再依赖实体的教室或固定的时间去学习。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学习想学的知识。只要谨记善加运用各种AI工具,将能提供我们更个人化、更自我主导的学习经验。

学习不分年龄,学习的门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低了,我们唯有维持持续学习,才能在这个变动迅速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现在就是时候,拾起你的学习热情,开展人生的新篇章。

话说回来,无论是学习写作、行销或任何专业知识,现在开始都不晚。如果你对「大人的学习方法」仍感到陌生,或者自觉有一些困扰或瓶颈的话,也欢迎随时找我聊聊!

凌阳/WiSA Technologies实现Atmos条形音箱应用

WiSA Technologies与凌阳科技(Sunplus Technology)联合宣布,双方将携手面向Atmos条形音箱市场推出多声道沉浸式音讯系统晶片(SoC)。

凌阳科技与WiSA Technologies携手合作,将WiSA的智慧财产权(IP)应用到SPA300系列SoC中。凌阳科技智慧装置产品中心协理王中呈说道,作为多媒体处理器业者,以经济实用的方式为条形音箱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沉浸式音讯功能非常重要。WiSA的音讯软体技术使凌阳科技做到了这一点。

WiSA专为Atmos音讯系统开发的多通道解决方案,与凌阳科技的数位信号处理支援技术相结合,将说明客户简化设计,同时显着降低最高可为7.1.4配置的Atmos无线条形音箱应用的整合成本。使用SPA300 SoC的软体开发套件(SDK),条形音箱客户将能够存取解码协定,并设计出充分利用了WiSA多通道无线音讯技术的音讯系统。

WiSA Technologies业务发展和策略副总裁Tony Parker表示,WiSA Technologies一直认为市场对多通道无线音讯解决方案有巨大的需求。凌阳科技能将WiSA技术提供的卓越性能推向市场,并使其客户能够为主流消费者打造高性价比的、功能丰富的沉浸式条形音箱。

凌阳科技的SPA300 SDK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早期开始供货。…

旧手机、旧电脑哪里能回收?能丢垃圾车吗?废弃3C产品处理管道,原来便利商店就能回收!

Peter Dazeley

随着科技日异月新,功能多元且外观轻薄又新颖的电脑不断涌出3C产品的市场,在购入设备更进阶、优化的新手机、新笔电之前,人人都应该知道该如何处理淘汰掉的旧机!

其实,所有的废弃电子产品都是需要透过正确的管道回收,以免日後成为电子垃圾危害环境之余,有些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毒物质产品,还会对人体引发癌症疾病。今天ELLE就教大家6种政府合法回收废弃电子的方式,不仅可以使零件和材料循环再生,同时也可以将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减少到最低,在科技与环境间取得友善的平衡!

内文未完请往下卷动回收手机、电脑前的前置作业Philip LaurellGetty Images

  1. 透过外接硬碟或云端系统将机中资料进行备份
  2. 备份後透过数据删除软件清除硬碟中所有资料
  3. 将硬碟进行格式化,再次确保资料彻底被清除
  4. 将电脑中记忆卡/随身碟/光碟等个人装置取出

d3signGetty Images

总之,在手机、电脑处理回收前,请一定要记得将个人资料备份後清除旧机中所有的数据或软体,除了让後续处理更加顺利,也可以避免个资遭到外泄引起麻烦喔!

回收手机、电脑方法1:转售或赠与亲友MaskotGetty Images

好端端的桌机或笔电千万不要急着丢弃呀!转售或是赠与亲友也是个回收再利用的好方法之一,除了能延续电脑的使用价值和寿命,还可以为环境减少一份负担,而且,现在市面上许多业者都有提通二手3C收购的服务,双方评估电脑残值後,由业者用资金收购客户的旧机,再送至维修厂恢复到最佳状态,以全新的二手面貌转售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回收手机、电脑方法2:便利商店回收换取购物金Peter DazeleyGetty Images

原来便利商店的功能如此强大!现在7-11、全家便利超商和爱买量贩店都有推出废弃电子产品的资源回收服务,无论是废手机、废电池到废弃的行动电源,都能拿到门市回收处理并且获得商品抵用金,在回收废料之余还能折抵当次的消费金额,方便快速又可以一起爱地球!

全家便利商店

7-ELEVEN 资源回收资讯:点这里

全家资源回收资讯:点这里

爱买资源回收资讯: 点这里

回收手机、电脑方法3:通讯品牌服务商HappyNatiGetty Images

常见的中华电信、远传电信、台湾大哥大等通讯品牌服务商都有提供手机旧换新的超值服务,只要是符合规定的机型用户就可以在家先上网申请回收服务, 经过专业的评估後还能获得回馈赠品或是抵用金,另外,直接购入新机和延续门号,通常都再加码折价,不但一次解决换机的麻烦,还能使旧机物尽其用!

Михаил РуденкоGetty Images

通讯品牌「旧机换新机」资讯一览表:

中华电信手机回收资讯:点这里

远传电信手机回收资讯:点这里

台湾大哥大手机回收资讯:点这里

台湾之星手机回收资讯:点这里

回收手机、电脑方法4:3C品牌自行回收服务Apple …

Mac VPN 推荐|2023年最快、最安全4款 Macbook、Mac VPN!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3-06-25

相较於支援 Windows 作业系统的VPN,Mac VPN 就显得寡不敌众,选择可是较为有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於 Mac 作业系统的稳定性和优越性,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也纷纷跳槽到使用苹果 Macbook 电脑的怀抱,不论您使用的是哪种作业系统,大家都会同样面临到上网安全以及跨区解锁的课题。因此该如何选择一款好用的VPN就变得重要,本篇将针对苹果 Mac系统分享4款最好的 Mac VPN 推荐给大家,内容浅显易懂就连新手的你也能快速上手,挑选到一款安全又合适的 Mac VPN!

为什麽可以信任我们的看法?

我们是由网络安全专家和编辑组成的团队,我们花费了至少数千小时的时间来调查和测试不同VPN公司,希望以最公正、最专业、最严格的方式向您推荐出最好的VPN。

总测试时间

35,000+

已测试VPN

76+

每周速度测试

2000+

每周安全检查

1,000+

不安全VPN发现

48+

花费在测试上的金钱

US$6,000+

文章快速导览

最佳 4 款 Mac VPN 推荐

年度最佳 4 …

杨德昌回顾展「一一重构」七月登场!北美馆梳理导演创作脉络,影视听中心3大主题片单同步揭晓

作为台湾新电影代表人物之一,杨德昌导演以写实风格再现了上世纪的台湾社会缩影,透过小人物的深刻故事映照大时代的氛围。2023年7月22日起,由北美馆、影视听中心共同策办的「一一重构:杨德昌」回顾展将於两馆同步登场,内容涵盖历来最齐全的杨德昌电影及特别主题放映,《海滩的一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等经典作品都在片单当中,同时规划沈浸式展览引领观众走进杨德昌的电影世界,一窥众多首度曝光的珍贵文件及影音资料,寻思他独特的创作历程。

「一一重构:杨德昌」回顾展,影展及展览主视觉。(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台北市立美术馆)

杨德昌全球首场完整回顾展

杨德昌的创作生涯以1980年至千禧年间为高峰,身处於现代性进程下、快速变迁的变动时代,他关注都会生活情状及经验,对普世价值提出探问与省思。纵然作品题旨严肃,但杨德昌的表现手法大胆、慧黠且具理性思辩,以自成一格的影像语言带来创新电影实践,包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内的多部作品都是深受国际肯定的经典之作,後来的《一一》更让他成为首位获得坎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台湾影人,而这两部电影皆名列英国电影协会(BFI)影史百大片单之中,至今余韵仍不散。

2001年,杨导接受《数位时代Business Next》杂志采访,由陈炳勳摄影师拍下此照。(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一一重构:杨德昌」展览计画源自2019年,当时杨德昌导演遗孀彭铠立女士与国家电影中心洽谈《独立时代》与《麻将》数位修复事宜,并寄存了一万多件从未公开的珍贵杨德昌相关电影文物,当中包含杨导从中央电影公司到自立门户後的电影笔记、作品企划书、剧本、书信、制作文件及影音资料等,纪录了导演各生命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创作生涯的重要节点。

这是杨德昌导演於全球的首次完整回顾展,光是展名「一一重构:杨德昌」就很有意思,特别取其於2000年上映的名作《一一》为元素,搭配蕴含回顾、重建创作者生涯的「重构」一词组成,诗意又切题。

《独立时代》剧照。(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展览、影展双线并行

回顾展览|以文本与影像重构杨德昌创作脉络

本展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由北美馆馆长王俊杰、电影学者孙松荣策划的回顾展览,以及影视听中心策展人林木材规划的影展,两边皆由彭铠立女士担任首席创意顾问,共同呈现杨德昌导演的电影创作风格、美学与叙事理念,以及他的作品是如何影响台湾电影的转变进程。

《一一》剧照。(图片提供:传影互动)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剧照。(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其中,北美馆回顾展览不仅集结杨德昌导演的精彩传世之作,也展出他较少被提及的创作(如剧场作品),甚至是生前尚未实践的创作计画,这些内容将以7个子题呈现,带出杨导创作生涯的不同面向,并共同展现他在美学、文化及历史批判等面向的成就。

《独立时代》拍片现场,杨德昌骑着脚踏车来回逡巡。(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电影方面,策展人王俊杰与孙松荣透过各式文本、影音内容,重构杨德昌导演的创作脉络,比如透过剧本的各种修订版、人物关系图,梳理其创作理路及对角色刻画的思维;而分镜图、场记表以及剧组侧拍纪录,则让观者得以揣摩杨导在电影拍摄现场的工作样态。

摘自《海滩的一天》分镜脚本,除了画面内容,也注记了杨德昌所想要的运镜方向、演员视线、光影呈现等。(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电影之外,杨德昌也曾编导多部剧场作品,包含《如果》、《成长季节》、《九哥与老七:九七狂想》以及与香港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合作的《实验莎士比亚:李尔王》等,本展将展出其剧本、手稿、演出录影等。此外,杨导於建中时期绘制的大量连环漫画,以及於事业晚期投身制作的动画如《追风》及《小朋友》,都将以手绘稿形式与观者遇见。

海滩的一天》剧照。(图片提供:国家影视听中心)

回顾影展|主题片单呈现杨德昌重要人生节点

影视听中心尝试以不同主题企划重现杨德昌的电影世界与创作思考,比如「杨德昌的十大电影」片单源自杨导本人於1992年受英国电影协会《Sight and Sound》杂志邀请所推举的作品,当中有启发他踏上电影路的韦纳.荷索的《天谴》、亚伦.雷内的《我的美国舅舅》及伍迪.艾伦的《曼哈顿》等;另一「特别放映」企划则放映由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拍摄的纪录片《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以及对杨导别具意义的动画电影《原子小金刚》1960年版本,呼应他从小对手塚治虫漫画的喜爱与受到的启发。

《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剧照。(图片提供:TV Man Union, Inc.)


「一一重构:杨德昌」回顾展

时间|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

地点|影展 @ 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展览 @ 台北市立美术馆

➤ 北美馆论坛

时间|7月22日至23日

主题|电影与美术馆、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讲者|法国《电影笔记》前主编Jean-Michel …

【塞掐 Side Chat】E146|蔡崇信接管阿里巴巴、Google 和特斯拉都找三星代工晶片、Reddit API 收费引众怒

本集来聊:

  • 蔡崇信接管阿里巴巴
  • Google 和特斯拉为什麽都找三星代工晶片
  • Reddit API 收费引众怒

INSIDE 从六月开始即将举办一系列 INSIDE POSSIBLE 短讲活动!六月场这次邀请了渐强实验室 Engineer Manager 周鼎力、阿物科技事业发展副总王鹤穆、iKala 共同创办人暨技术长龚师贤和我们一起聊聊他们如何将 AI 导入公司以及跟产业结合。现场会提供啤酒跟小点心,让大家可以轻松地分享彼此的心得。

时间是 6 月 28 日於 华视大楼举办,欢迎有兴趣的听众可以至「INSIDE POSSIBLE」官方网页以及报名页面看看!

喜欢我们的 Podcast 塞掐 Side Chat 吗?有什麽想法欢迎来信、来讯跟我们说!也可以透过 INSIDE 硬塞的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留言给我们。 

特别报导下则文章:

【塞掐 Side Chat】E144|Gogolook 上市、AI

人工智慧掀起产业革命 「超算平台」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

「生成式AI」成企业显学 资料中心「超算力」是致胜关键 2023年撼动全球的重大科技趋势,就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普及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能依使用者输入指令自动产出长篇文章、脚本或企划案;AI绘图则可将文字转换成影像,出神入化的「画技」甚至夺下美术展冠军。「人工智慧生成内容」(AIGC)已经无所不在,您所阅读的报章杂志或网路新闻,都有可能由「机器人」撰写。…

从「小学数学」做起,训练AI协助解决日常算数问题 – 科学月刊Science Monthly

Author 作者 许闻廉/中研院资讯所的特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生物资讯、演算法、自然语言理解及人工智慧。吕菁菁/清大台湾语言研究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课室中的对话、语言理解、计算语言学。人工智慧数学深度学习数学题型解题AI解题系统涂灵测试小学数学对话系统*本篇文章与阳明交通大学人工智慧普适研究中心(PAIR labs)合作*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来进行对话的机器人未来在网路上将非常流行。而在这些对话中经常会出现金钱交易的议题(比如:买菜、网路购物、股票、房地产等)以及相关的数字。一般问答系统大多无法理解这些相关数字的重要性,也无法揣测数字之间的关系。因此,遇到需要理解语意、计算相关数字等加减乘除的算数问题时,就只能回答「无法理解你的问题」。事实上,现今的机器学习模型大多着重於「分类」,不擅於「逻辑推理」,因此难以处理这些需求。

我们在2000年执行数位学习计画的时候,就发现「小学数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研究议题,尤其从发展「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language understanding,NLU)让AI读懂人类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小学数学每一题都有答案,容易验证理解系统的对错;再者,小学数学里面的自然语言相对简单,但仍具有语言理解的典型困难。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然而因为在逻辑推论方面不够强,所以在语言理解上仍有许多改善的空间。事实上,很多机器学习的模型都曾被学者应用於处理小学数学,但目前尚未有显着的成效。以下,我们就概略介绍处理日常生活算数问题中,待AI解决的相关议题。语言里的常识,读懂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自然语言理解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常识」的处理。「常识」在此指的是蕴含在一般对话里面的意义,大部分的人看了就可以联想理解。这类知识通常「不会」出现在文本中,因此这些重要的「常识」是现今受限於文本学习模型的机器学习所学不到的,必须由人类告知AI。而且,这些「言外之意」的使用需要恰到好处才行,这是语言理解最为困难的一点。

以下,我们举出一些在语言里面(尤其是中文)常见省略和指示代名词的例子,来说明AI在语言理解需要克服的问题。在省略方面,「小明喝了二杯果汁,小华三杯」,後面这句话为「小华喝了三杯果汁」省略了「喝」和「果汁」。AI看到了必须知道如何自行填回去,才能够正确理解。在代名词方面,「爸爸有八颗苹果,他吃了二颗,还剩几颗?」里面的「他」显而易见地是爸爸。然而,「爸爸给小华100元,他就有足够的钱去买玩具了」这句要推论出「他」是小华,对AI而言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就有足够的钱」的意思是,原本钱不够,但增加了一些钱之後就够了。在这个句子里,「给予者」给了之後钱减少,「被给予者」的钱增加,所以推论应该是「被给予者」小华多了100元之後就有足够的钱去买玩具了。

再来,就是有些动词的「语意」在不同的问题里可能不一样。例如下面几题中的动词「拿」:
1. 袋子里有17颗球,哥哥拿了6颗,弟弟拿了5颗,袋子里还剩下几颗球?
2. 35颗巧克力平分成7袋,妹妹拿了一袋後,吃掉3颗,妹妹还剩下几颗巧克力?
3. 妈妈把24片平分成8盘。奇奇拿了一盘,姐姐又给他8片,奇奇现在一共有几片?

句里,「哥哥拿了6颗」在没有说明从哪里拿的情况下,AI必须假设是从前一句的「袋子」里拿,因此袋子里会「减少」6颗球。但是,第二句的「拿」相对於「妹妹」却是「增加」了一袋。同理,第三句的「拿」相对於「奇奇」是「增加」了一盘。所以,同一个动词「拿」,AI转换时要理解为「增加」或「减少」,完全看问句是从那个角度出发。分析数学题型,探索解题关键一般而言,小学数学题型可分为基本题、应用题、混合题,以及阅读测验题等。

1. 基本题可分为连续加减或连续乘除题, 以及回答哪个答案符合「最多」、「足够」等条件。最单纯的基本题只有一个运算。这类型的题目表面上简单,然而遇到语意复杂的情况,AI理解还是很容易犯错。

2. 应用题则有水流问题、植树问题等等。要解答这类问题,通常需要额外(没有写在题目内)的领域知识(包含相关的文字和公式,如顺流速度是水速加船速),AI才能列出完整的公式进行运算。

3. 混合题则为不同类型的基本题,或者是基本题和应用题的混合,难度较高。学生必须规画先计算出哪个变量,再藉此计算出其他变量,逐步地解出整题的答案。每次计算的逻辑可能不同,同样地,AI也需要分析题目的语意,进行类似的逻辑推论。

4. 阅读测验题是针对一段文字中的某些句子中的数字提问。由於掺杂了许多不相干的句子,AI需要选择相关的句子来进行计算,难度非常高。这类型的题目比较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最为实用的题型。如果能够以AI破解,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金融、保险、购物的问题。加入解题过程的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一个AI系统的「可信任度」很大部分在於这个系统的「可解释性」。关於「可解释性」,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论述。在此处我们认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可解释性,应该是要能够以一般人听得懂的话来说明AI所做的「结论」及「过程」,也因此当AI犯错时,比较容易修正。以小学数学解题而言,这就意味着AI不但要能算出正确答案,而且要能将过程一步一步地解释让人听懂。试想,如果有一位学生做数学作业时,每一题都只写出答案,而没有计算过程,老师如何确认这位学生是否真的知道这道题的解法?而且,AI如果只计算答案,无法自动产生解释,对学生的帮助还是相当有限。(123RF)当初设计AI解题系统遇到困难时,经常加入人类可能采取的作法;或者说,试着「模拟」人类遇到这些问题时可能采取的步骤。大家可以想像,在刚开始建置的时候,AI可能只有一些词汇或专有名词辨识的能力,但不具备太多的常识。用我们的方式逐一加入这些知识後,AI会变得愈来愈「聪明」。在这样知识累积的过程中,AI必须克服上述人类会遇到所有语言上、推理上的问题。也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指导出来的AI才有可能发掘出大部分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并且提供解题过程的说明。如果AI只能提供最後的答案,就会像一些数学非常好的学生,往往很难了解其他同侪会想不通一些浅显易见的道理,因为他自己从未体验过类似的盲点,也难以提供帮助。因此,我们相信一个能够将常识以及基本推论过程说明清楚的AI系统,对学生应该颇有帮助(详细可参考…

机器狗小动物学走路,神经科学与机器人学新进展 – 科学月刊Science Monthly

Author 作者 编译|陈亭玮机器狗神经科学动物早熟型动物神经系统机器人深度学习人工智慧演算法贝氏优化Morti中央模式产生器动物是如何学会行走的?有些早熟型动物如斑马、长颈鹿等,出生後不久就会跌跌撞撞地开始学习行走,并在出生几小时之内就有机会与成年动物一同快速移动。从学习、绊倒到稳定走路的过程中,动物的神经系统是怎麽运作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智慧系统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t Systems, MPIIS)从工程与机器人的角度,制造了一只体型大约与拉不拉多犬相同的四条腿机器人「Morti」,期望能透过机器人的模拟找出神经运作的逻辑,研究成果於7月18日发表於《自然机器智慧》(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期刊。

动物学习动作其实与机器人的「深度学习」逻辑非常接近,如果被绊倒、跌倒了,代表它的动作出了点差错。透过一连串的尝试错误,小动物或者机器人能够逐渐掌握新的技巧。这些藉由学习而来的技巧,在动物身上可能是行走、奔跑;而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网路中则可能是辨识图片、操纵四肢。

Morti在开始学习走路的大约一小时後,就掌握了如何操作腿部的复杂机制。演算法使用贝氏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机器人的处理器则模拟动物脊髓的反射动作,透过足部的感测器搭配提供讯息。在这项研究里,机器人能透过不断比较感测器收到与预期的讯息,运作反射回路来调整机电运作的模式,藉此学习行走。在过程中演算法将持续调整中央模式产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的控制参数,藉此产生稳定的行走动作。在动物身上,CPG神经系统中主要传讯进行一些有节奏、顺序的动作,像是行走、眨眼等。

若观察小动物最早掌握在平坦地面行走的技巧,可以发现牠们在学习行走的过程中,只要地面出现一些小突起,就有可能会影响行走的平稳程度。这时就需要一些反射动作协助调整运动模式,以防止摔倒。而如果地面的凹凸起伏太多,小动物就要学着调整走路的方式,才不会经常摔倒或影响行动节奏。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Morti身上,差别只在於Morti学走路的速度比大多数的动物快得多。在Morti绊倒的时候,演算法会改变腿部摆动的距离、速度以及长度,逐渐「摸索」出持续行走的方法。整个过程中,由於CPG的输出持续改变,并且监控让Morti行动而不至於摔倒,是整个学习过程最核心的部分。
多数动物的运动都有CPG与反射参与在其中,但现行技术上无法编码CPG进行研究。但这次针对Morti的研究,则提供科学家更加了解神经运作的方式。除此之外,Morti也揭露了另一种控制控制机器人装置的做法。相较於已知使用复杂控制器的工业用四足机器人,Morti更加省电而且高效率,在控制器的部分耗能较低。交叉综合了机器人与生物学的研究基础,Morti让科学家在两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新闻来源
1. Felix Ruppert et al., Robot dog learns to walk in one hour, Max Planck Institute, 202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