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
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南京的人文特点:
南京大部分地区通行南京官话,高淳区大部、溧水区南部地区的方言则通行吴方言。
南京话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加之六朝以来汉人文化上的优越意识,清代中叶之前历朝的中国官方标准语均以南京官话为标准。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
截至2018年,南京各类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计划高校9所及学科25个,仅次于北京;211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两院院士81人,均稳居中国第三;全球科研城市50强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国第3。
2019年1月27日,南京明城墙十二座城门挂上大红迎春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南京旅游资源特征介绍
自然资源有哪些?具体特点是什么可以自行百度。
我就讲讲南京人文资源,南京市作为“十朝古都”,历史遗存丰富,人文历史悠久。自春秋末期吴国建立冶城起,就有了城市的初肇。正式作为地域政治中心,启于三国东吴时期。诸葛亮曾在参观石头城后,留下“钟山虎踞 石城龙蟠”的感叹,虎踞和龙蟠分别对应的就是南京的两座名山:清凉山和紫金山。孙权大帝埋葬在紫金山麓的桃花山。东晋前期烜赫一时的王谢家族,层居住过的地方就是现在夫子庙边的“乌衣巷”,唐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松王朝曾在六合瓜州抵抗北魏,留有佛狸祠遗迹,辛弃疾有词云“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南唐二帝的灵冢今在江宁区。岳飞曾在牛首山出奇计大败金军。到了明清太平天国民国时代,南京因帝都故,历史人文景观尤甚。如阅江楼、胜棋楼、明孝陵、宝船厂、静海寺、毗卢寺、中华门藏兵洞、秦淮八绝、江宁织造府、总统府、考试院、梅园新村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与南京结缘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可自行百度。
码字辛苦,请采纳。
南京旅游资源特征有哪些
:1.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有哪些1.上游(约4500公里):大部分河流经过高原、山地和峡谷,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河床比降大,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2.中游(约1000公里):河道曲折,江面宽阔,河床比降陡降,水流缓慢,支流湖泊众多。雨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和流量影响显著,对调节长江干流水量具有重要作用。3.下游(800km):河宽水深,支流短,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对长江水量影响不大。2.长江中下游旅游资源开发所产生的问题年,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大致同一纬度。受海陆因素影响,气候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有很大差异。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出现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在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下,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形成沙漠景观。长江中下游地区海陆差异显著,季风气候,热量充沛,降水充沛,水田连片。它被选为b.3.长江中下游旅游资源特点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长三角。它是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特点:1.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携带的冲积泥沙形成。地势较低,下部在海拔50米以下。2.中国的淡水湖是最集中的地区,河流和支流在平原上纵横交错,到处都是湖泊。它被称为泽国水乡。3.中国是重要的农业基地,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4.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无霜期长。5.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部边缘是红壤,平原大部分是水稻土。当前位置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和江西省。它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这里河网密布,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因此被称为鱼米之乡。有岳阳楼、黄鹤楼、王腾亭、洞庭湖、潘阳湖等人文景观,旅游产业也很丰富。4.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长江天然水系和纵横交错的人工运河,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该地区最重要的河流是长江及其支流汉江,该地区大部分河流为冲积河流。长江中下游平原有许多淡水湖,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有1300多个大湖,包括小湖,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江汉平原被称为湖北千湖,长江三角洲也被称为水乡乡村湖泊和洼地占三角洲总土地面积的13.4%。除太湖外,还有150多个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型湖泊,以及数千个面积在1000亩以下的湖泊和系泊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湖泊中,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比较大。它们在长江及其下游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2.整个长江的特点是长江滔滔,群山巍峨,猛虎雄伟。它是伟大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3.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大,流经省份最多,水资源量最大,有中国三峡,中国南京,中国上海,中国长三角,最大支流,中国鄱阳湖,中国崇明岛。5.长江中下游旅游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该区共有10项世界遗产,分别是:黄山(安徽,1990年12月,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1992年12月,自然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年12月,文化遗产)、庐山国家公园(江西,1996年12月,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艺苑、芙蓉园、沧浪亭、狮子林、静修园、2000年11月、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年11月、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明仙陵[湖北]、明陵[江苏],2004年7月、文化遗产)中国丹霞(湖南2008.7.7、自然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6.29、文化景观)大运河(京杭2010年至2010年,中国最大的河流,流经省市:青海(青海)、西藏(西藏)、四川(四川)、云南(云南)、重庆(重庆)、湖北(湖北)、湖南(湖南)、江西(江西)、安徽(安徽)。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87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洞山西南,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概述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东至渤海,南至秦岭,北至阴山,流域面积75.2万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汇入渤海,全长约5400km。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较好;马至青铜峡干流河谷众多,水电资源丰富;夏青以下是河套平原,已发展灌溉,可用于航运。河南脱脱至桃花峪是中游,也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两岸是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谷到河口是下游,大部分河岸都修筑了防洪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m,大部分达到10m,故称悬河。沿海多灌区,干流通航。在河口附近,黄河入海水道不断淤积、延伸、改道,具有强烈的造地效应。流域面积在万公里以上的支流有十条,其中渭河面积和水量最大。6.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主要的旅游特征有哪些?长江历史悠久,全长63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三段,以湖北河源-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河口下面是下游。长江三大河段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干流水文特征划分的。功能(简要描述):1.上游(约4500公里):大部分河流经过高原、山地和峡谷地区,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明显。这里河床比降大,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2.中游(约1000公里):河道曲折,江面宽阔,河床比降陡降,水流缓慢,支流湖泊众多。雨水对长江干流水位和流量影响显著,对调节长江干流水量具有重要作用。3.下游(800km):河宽水深,支流短,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对长江水量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