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700归700,但是少林寺又不是靠工资发财的,而是靠自己的商业版图致富的,寺庙的整体收入加上信众捐赠的香火钱,足以支撑释永信开豪车、穿宝衣的奢靡生活。
一、就算释永信没有一分钱工资,他照样可以锦衣玉食开豪车住豪宅
咱们先搞清释永信是干啥的?他并不是普通上班族,不需要靠工资维持日常生活。他是少林寺的方丈,经济收入来源多得是,有无数人挤破头抢着给他送钱,他自身就是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释永信除了日常接受信众的香火捐赠之外,他还把少林寺打造成一个商业品牌,去出版大量的书籍弘扬少林文化,并把媒体上让少林寺这个品牌不断增加曝光,许多商业演出和电视节目都会邀请武僧团去表演,这是名利双收的做法。
有了足够的名气之后,少林寺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参观的时候你又得捐赠,又得买东西,又可能把自己的孩子也送来少林寺学武术。释永信的金钱来源是非常广泛的,他靠这些钱不仅可以翻修寺庙,还能让专家帮他仿制造价16万元的“云锦袈裟”,更可以轻松的以豪车作为代步工具。
这些钱和资产并不会在释永信自己名下,他有的是资源和人脉,哪怕你去把他银行账号查个底朝天,每个月到账工资也就是700元。二、佛教经济方面的本质就是封建地主阶级,高僧都可以轻松当“有钱人”
在这里我不谈佛法高低,只是以经济和组织结构去剖析,佛教本质就是封建地主阶级,他们内部等级分明,戒律森严,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规则,他们获得的财产非常之多,并且还不需要交税,很容易快速积攒起大量的财富。
在历史之中,佛教一旦发展的过于兴盛,就会跟世俗之中的地主阶段产生利益冲突,而君王作为地主阶段的代表,就会采取强硬的手腕去限制佛教,由此产生了“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而佛教的内部,普通的小沙弥是没有什么财产的,他们也等于是最底层的打工仔,高等级的和尚、住持、方丈才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所拥有和可支配的财富要远高于普通上班族,甚至不亚于当地的富商。
这种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并非是我个人胡言乱语,我在登封少林寺也认识有一个出家的朋友,他就是负责商业演出和宣传的穷酸汉,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3000-5000元。至于你想看有钱人,那就要到登封街头去看看灰袍大和尚,开豪车的可不止释永信一个人。
2022南京旅游收入
旅游业比重在1.87%以下。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值为16907.85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552.52亿元,同比实际增长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5.56亿元、6069.64亿元和10522.65亿元,第三产业占比1.87%,而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所以旅游业比重在1.87%以下。
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
南京上半年旅游收入
中国上半年GDP十强出炉,南京增速领跑全国,增速高达7.3%,也算是惊人的成绩了。南京书香氛围是非常浓厚的,南京是书出版最多的城市,也是书籍交易最多的城市。可以说南京又被称为“墨城”,那就是书香气十足,精神文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不仅是精神文化发展迅速,南京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就可以看出,南京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南京市民的经济收入也实现了新的飞跃。
现在南京市民的消费水平是非常高的,主要的消费还是在吃喝上面,可以说南京有非常多的餐饮文化交汇,各色的美食,成为了南京市民最无法割舍的部分。爱看书,爱美食,是南京市民的标配,南京人日常打招呼都是吃了嘛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可谓是南京市民消费的真实写照了。只要是南京人,不管是年老还是年少,在消费习惯上那是如出一辙。
意外
其实,此次南京连续两年增速领跑全国,GDP接连实现了新的高度增长,是让南京市民非常意外的,很多南京市民表示真的是一不小心就实现了既定的目标。南京的文化氛围,经济氛围是非常好的,南京市民可谓是乐在生活水平GDP才会增高,这是显而易见的。纵然意外,也说明了南京在发展上还有无限的可能性,相信南京还会继续领跑下去,朝着第一的目标前进。
消费水平
吃喝玩乐,再加上爱看书,经济环环相扣,市民的消费水平可见一斑!南京市民是最会生活的,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是奇高无比的,让人钦佩!尤其是多档电视节目都在南京录播,也说明了南京精神文明的繁荣。中国上半年GDP十强出炉,南京增速领跑全国,当地的消费水平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