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必买的十大特产有:太史饼、南京板鸭、百大糕、南京香肚、南京百合、南京盐水鸭、雨花茶、南京鸭肫、糕团小点、状元豆。推荐:南京板鸭。南京板鸭从选料制作至成熟,有一套传统方法和要求。其要诀是“鸭要肥,喂稻谷,炒盐腌,清卤复,烘得干,焐得足,皮白,肉红,骨头酥”。制作板鸭的鸭要体长、身宽、胸部及两腿肌肉饱满,两腋有核桃肉,去毛后体重1.75公斤以上的健康活鸭,宰杀前要用稻谷催肥。
宰前断食18~20小时,并进行宰前检验。屠宰时,一般都从下腭脖颈处下刀,刀口离鸭嘴5厘米、深约半厘米割断食管和气管。最好能用60~75伏的电流先进行电麻,这样不但有利于屠宰卫生,同时放血充分。如1.5公斤的鸭子,经电麻的放血27秒,得血32.8克,并在2分钟内死亡,而不用电麻的放血48秒,仅得血27.5克,3分钟后才死亡。好的板鸭外形呈扁圆形状,腿部发硬,周身干燥,皮面光滑无皱纹,呈白色或乳白色,腹腔内壁干燥,附有外霜, 胸骨与胸部凸起,颈椎露出。肌肉收缩,切面紧密光润,呈玫瑰红色,具有板鸭固有的气味。
南京旅游特色服饰介绍
南京市博物馆就位于朝天宫,南京朝天宫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景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并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南京市博物馆中藏有十万多见文物,历史价值非常高。1、景区介绍
南京市博物馆坐落于素有“金陵第一胜迹”之美誉的朝天宫。红墙碧瓦,前殿后苑,为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穿行着一身汉服,不禁会产生穿越时光的错觉。
南京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常设展览包括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云裳簪影-宋明服饰展等。其中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最佳制作奖。
南京市博物馆所处的朝天宫是江南地区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朝天宫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上天"之意。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
朝天宫古建筑群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_祠。文庙正南端有照壁,东西与宫墙连成一体,照壁正面嵌有“万仞宫墙”四个砖刻大字。宫墙内为泮池,两江总督李鸿章命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朝天宫前建泮池,是文庙的标志性建筑,墙内有按原样恢复的半月形泮池。
自南往北,正面是“棂星门”,棂星门是文庙的正南门,是木结构牌坊式建筑。门内两厢东为文吏斋、司神库,西为武官斋、司牲亭等。进棂星门数十步,正面为大成门,又称戟门。过大成门迎面是大成殿,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是文庙的中心建筑,殿内正中原来曾供奉过孔子的牌位。
大成殿后是崇圣殿,亦称先贤祠,歇山顶,檐下斗拱。殿后高处有敬一亭,亭东有飞云阁、飞霞阁等;阁前有御碑亭,碑上刻乾隆六巡江南时为朝天宫景区所题诗文。
朝天宫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南京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内容的广泛性,与南京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人文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南京历史发展的浓缩。 2、展厅介绍
圣塔佛光-阿育王塔特别展
展厅在南京市博物馆崇圣殿,它是目前已发现体量最大、制作最精、工艺最为复杂的阿育王塔,每幅画面、每处花纹、每座佛像皆表现出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堪称北宋手工制造的集大成之作。更为重要的是,塔内还瘗藏有如来真身“感应舍利”和佛顶真骨,以及以金棺、银_为代表的大量珍贵的供养器物,在海内外文物界、宗教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当之无愧地尊称为“塔王”。金陵长干寺阿育王塔也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多、最具史料价值的阿育王塔。
云裳簪影-馆藏宋明服饰展
展厅在南京市博物馆崇圣殿,该展陈面积30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南京市博物馆馆藏宋、明时期的服饰精品。丝绸服装纹样华美、精巧舒适;金玉首饰工艺精湛、光彩夺目,将宋、明时期人们的形象、穿戴、妆饰与生活习尚的变迁立体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展陈分为“绮罗香——宋代服装”、“钗头凤——宋代首饰”、“拂霓裳——明代服装”、“八宝妆——明代首饰”4个单元,展出南京地区出土的宋、明时期服饰文物100余件套,其中大部分丝绸服装是首次展出。
玉堂佳器-馆藏精品展
展厅在南京市博物馆新展区三楼,该展陈面积近8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国宝级文物“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等近30件精品,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最具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的典型文物。展厅设计以江南古建筑室内风格为基调,将展厅分割为若干小空间,将文物精品,三三两两或独此一件地置于相对独立的展室中。11个主题单元有陈列青铜器的“吉金阁”,供奉佛教文物的“唱经台”、展示王公贵族文物的“簪缨楼”、收藏国内最早的纪年紫砂壶的“壶隐居”等。
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
展厅在南京市博物馆新展区,该陈列面积4200平方米,分为“山川形胜宜居之地”、“六代相承定鼎金陵”、“数代兴亡几经沉浮”、“江山一统
南都繁会”、“共和肇始
近代新都”五个部分,以城市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内容,以南京地区出土的文物为支撑,突出表现南京这一中国四大古都的特殊地位,重点表现南京六朝、明代、民国三个时期都城的特点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各部分表现分重点、次重点铺陈展开,抓住典型文物、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设计出城市奠基——古都辉煌——涅_承接——都市重光——共和新都的故事线和城市历史的兴衰荣辱的情感线。
南京朝天宫门票价格:http://www.k1u.com/trip/116563.html
南京朝天宫地址:http://www.k1u.com/trip/116564.html
南京朝天宫开放时间:http://www.k1u.com/tour/116565.html
南京旅游特色服饰有哪些
我觉得南京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城市!去过两次,对这个城市非常有好感!不只是南京人民,更是那边的特产,也不能说是特产,但是吃的真的是棒棒哒!
街道也非常干净,生活节奏也不是那么快。我对南京这座城市非常有好感。
关于南京的特产,那真的是每一样都非常代表着南京:
南京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复卤期短,现做现卖,现买现吃,不宜久藏。
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鸭。
《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买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 雨 花 石
南京特产,盛产于雨花台、菊花台等地。据研究,上等的雨花石是一种玛瑙。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讲经,感动得上天落雨如花。花雨入地即变成无数大如鸡卵,小似蚕豆,绚丽多姿的砾石,雨花石由此得名,石子岗也改名雨花台。
雨花台所产雨花石,是经过流水搬迁作用而磨圆的各种砾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岩、石英岩、硅质岩、火成岩等坚硬的岩石和石英、玉髓、蛋白石一类的矿物。前者无鲜艳的颜色与光泽;后者即石英、玉髓等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常见颜色有白、乳白、微黄色。也有红、紫、绿、蔷薇、黑色。还有一种由不同颜色条纹组成同心状、环状、斑点状的玛瑙。
一些珍奇雨花石瑰丽无比,朦胧的透明中似有山川云霞、花鸟鱼虫,鬼怪神仙,还有内中图案形同猪八戒、孙悟空的,更为世人赞誉。
人们常将雨花石“养”在水盂中,陈列案头,作为观赏之物。南京的民间艺人还将雨花石琢制成各种艺术品,天然人工合为一体。 雨 花 茶
雨花茶 南京特产,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圆绿,条索紧直,锋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为雨花茶。
雨花茶主要生长在南京市郊,在原料选择和工艺操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2.5至3公分长一芽一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烦去腻等功效,1966年起畅销海外,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南 京 板 鸭
南京板鸭驰名中外。明清时南京就流传“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的民谣,可见南京板鸭早就声誉蜚然了。板鸭是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南京板鸭的制作技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时,地方官员总要挑选质量较好的新板鸭进贡皇室,所以又称“贡鸭”;朝庭官员在互访时以板鸭为礼品互赠,故又有“官礼板鸭”之称。 为金陵人爱吃的菜肴,因而有“六朝风味”,“百门佳品”的美誉。板鸭色香味俱全。外行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
南 京 鸭 肫
南京鸭肫是南京有名的土特产品之一,畅销中外,与板鸭齐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南京鸭肫形状扁圆,肉质紧密,携带方便。肫肉紧韧耐嚼,滋味悠长,无油腻之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鸭肫干是南京人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是佐餐、喝茶的佳品。它扁圆形,肉质紧密,易于保藏,携带方便,食之清香爽口,是人人喜爱的佳品。
南 京 香 肚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产之一,创于清同治年间。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呼之为“小肚”。它肉质紧结,红白相间,吃起来香嫩爽口,略带甜味,既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食佳品。南京香肚相传有120年历史,清同治时即闻名全国。形如苹果,便于携带,皮薄如蝉翼, 肉质细嫩,红白相间,风味独特,是一道名菜,也是佐餐佳品。
它的主要材料是鲜猪肉,一般是三分肥七成瘦,佐料是适量的盐、糖、香料等。旧时凡圆席筵席,香肚所放之处,即首席客人所坐,“独居尊”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香肚的特色。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南京香肚曾获奖状,从此驰名海外,远销各地。 南 京 云 锦
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南京云锦生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云锦织造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如今生产的云锦除出口做高档服装面料及供少数民族服饰、演出服饰外,又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云锦台毯、*垫、被面、提包、马夹、领带、挂屏等日用工艺品,并根据消费者需要,用各种纸盒包装。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南京工艺“宝艺”之首,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誉为“三大名锦”,以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为特色,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现除少数民族做衣饰外,还出口国外做高档服装面料。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撋螖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