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游客在南京景区前穿着和服拍照引起了争议。有人觉得这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违反了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伤害了当地人民的感情。郑先生是目击者之一,他表示当时看见一名穿着和服的女孩正在景区门口摆造型拍照,并且声称向巡逻人员反映了对方的穿着问题,但只得到了道德上的回应。他认为,穿和服在南京游玩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伤风败俗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

对于这件事情,有不少人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认为,穿和服并没有什么不妥,只要不是恶意模仿或者歪曲历史,就是一种表达对文化遗产的敬意和热爱。在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游客都会穿上传统服装拍照,包括印度的旗袍、越南的长衫等等,为了更好地体验当地文化氛围和习俗,这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方式和文化交流。

在另一些人的眼中,穿和服等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出现,却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些商家和景区会借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商品和服务,营造虚假的历史场景演出,误导游客,甚至有可能涉及欺诈和虚假广告。一些游客可能会因为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而对传统服饰进行过分调侃或模仿,导致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影响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穿和服等传统服饰可能也会对当地环境和形象造成污染和损害,给城市管理和文化保护带来难度和挑战。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服饰的价值和意义,还要加强对其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和监管。作为游客,应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在表达个人兴趣和喜好的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感受,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作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标准,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和文化理解水平,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推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和服女在南京

西部航空很差劲,服务很不好。

我觉得西部航空差劲的原因有:

1、机场地勤对待客户不公平,购票时我以为是共享航班,没看清限制条款(无餐食无免费托运),我认栽。安检时地勤不允许带旅行箱,机场没有快递,我只好花了120托运一个旅行箱,然后上飞机发现很多人都带了超标准的旅行箱。2、高延误率,超长延误时间,航空公司不负责任的安排飞机一天执飞七八次航班,七百多分钟的飞行时间,中间有任何问题都会造成后续航班的超长时间延误。3、公司企业文化差,飞行员水平差,飞行体验差。我从重庆回合肥的途中,多次在平飞阶段感觉到强烈颠簸,蹊跷的是,此时飞机已经上平流层,不难想象,一个把利润作为最高追求的公司,会做出很多突破安全和服务底线的事。很有可能没有给付机场足够的维修保养费,也有可能带事故症候强行起飞,或是没有足够的费用让飞行员做好日常训练,或者是没有做好航路安排相关人员(例如空管)的工作。不难想象,如此廉价的航班,为了榨干旅客钱包里最后一分钱的利润,有没有可能在加油时减量,造成八该一反对不能严格执行,造成事故征候?这都是民航局应该关注的重点!

家中有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迎考报志愿便成为家里的重点工程。怎么把这个工程做好,许多家长和考生并不那么清楚,那么家有考生,家长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一、认真阅读 报考指南

每年省招办都要印发《报考指南》,并在5月初发到考生手中,这本小书作用极大,家长必须认真阅读,并搞清楚以下问题:

(一)一般性知识点

1、什么是普通高校招生和高职院校对口招生?

2、什么是艺术特长生,什么是国防生?怎么报名怎么录取?

3、什么是军校生,怎么报名?什么条件什么待遇?

4、哪些专业必须口试外语?哪些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

5、体检标准中涉及自己子女身体缺欠的都有哪些?如何规避变通?

(二)报志愿知识点

1、报志愿的时间、方式有哪些?网上填报要注意什么?

2、当年高考有几个录取批次?每批的相互关系?录取时间?查询方式?每批次录取的特殊规定有哪些?

3、报志愿到录取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4、什么是专业类、岗位群招生?

5、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征集志愿?何时如何填报?

6、什么是第一志愿?什么是第二志愿?都在哪个批次出现?

7、艺术特长生该如何报志愿?

8、什么是录取最低控制线?什么是院校投档线?这些线是怎么产生的?

9、高校是如何进行网上录取的?

10、优惠照顾的分数在什么时候起作用?什么时候不起作用?

二、认真阅读《招生计划》(招生章程)

省招办印发的文理分科《招生计划》是当年在河北招生院校不同批次不同专业的录取指标计划,大约在高考后一周发到考生手中,这本关键的书家长一定要反复认真的阅读,而且必须根据孩子估分情况在公布分数线之前拿出个报考选择的粗步意见。这本书如同超市的货架,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家长的任务就是,在众多商品中找出你爱买并且能买得起用得起的东西,并且努力争取以最大的把握买到手。这里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是:

1、量力而行的原则。穿衣吃饭看家当,你的经济能力适应学费,当地消费吗?院校所在地气候条件适合你的身体吗?

2、量体裁衣的原则。所选专业适合你的性格吗?你的相关科目分数适合所选专业的特殊要求吗?

3、实事求是的原则。你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你有复读的准备吗?你的分数在哪个录取批次中是高是低?有选择权吗?

除了上面的原则,报志愿还有以下“忌讳”之处:

1、只说“我想报”不看“能否报”分数不高想法高,包里钱不多,却想买贵重物品。

2、既要学校好、专业好,又要城市好,不能合理取舍,甘蔗哪有两头一样甜的?

3、不考虑个人身体兴趣特点或过分考虑个人兴趣。

4、人云亦云,没准主意,举棋不定来回烙饼。

5、不了解学校情况,光看牌子好听,其实××大学不见得比××学院强多少。

6、不了解专业设置、学习内容、就业去向,被一些新专业名词迷惑。如材料专业就包含了铸造专业。

7、第一、二院校志愿一般高,无梯度,平行志愿没主次。

8、只看书不上网,了解情况片面,信息量小、面窄。

9、只看一年录取情况,不看前两年,片面做出决定。

三、关于填报志愿的几点建议

在充分考虑个人的身体条件、智力条件、兴趣爱好及家庭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区别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报考思路:

1、升学优先的思想。适于分数在三本及专科段的考生,特别是复读生,解决有书念问题。

2、就业优先的思想。适宜于家庭困难、分数不高、本人身心状态好,不怕吃苦的考生,解决工作问题。

3、性向优先的思想。适宜于个人在某方面有特殊兴趣、敏感点,或有一定特长的考生。解决专业和兴趣最佳结合的问题。

4、发展优先的思想。适宜于分数较高,天分较高,不嫌学习麻烦,有志继续深造且有经济支持的高分考生。解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问题。

了解了基本的报考思想后,在报志愿时,还应当考虑到下面的因素:

1、单科成绩必须及格,所报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要高。如报外语专业,总分高而外语分不高则不宜。

2、考虑学校的特色专业。如天大的建筑学、北京科大的材料科学、东南大学的宝石专业、河北建院的建筑学等,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考虑读研因素。一般说,考本校的研究生比向外考更容易。

4、考虑学校的实力地位。选学校优先还是特色专业优先历来见仁见智,如何取舍要量体裁衣。兴趣广泛者以选学校为宜,肯定见多识广,发展空间大。志向坚定兴趣专一的以选特色专业为宜,名师指点,个人努力,前景定然不差。

5、多去了解学校情况及招录要求。可以查资料可以上网,可以询往届学长,全面了解学校的情况,对任何学校都不要理想化也不要妖魔化,这就不会产生失落。要注意近年来教育部黄牌警告的那几十所学校,尤其是三本和高职中的个别院校。

6、告诉你的孩子,他将来要就读的大学可能不比宣化一中漂亮,你是去念书,不是定居。

四、选报志愿的几点忠告

1、京、津、沪、大连、青岛、苏杭二地、西安、武汉、昆明、南京、哈尔滨、沈阳等名校集中地区,风光旅游地区的学校慎报。如北京、上海的专科录取的是河北二本生源。

2、保定、秦皇岛、石家庄的学校低分慎报。

3、大小年之说一般只限于省外名校且招人相对少的学校。

4、本批次建档线上20分及以下的考生一般在该批次没有大的选择权,不要追高,最好报该批较低学校或下批次中上等学校。

5、建档线上40~60分,考虑了学校就别强调专业,尤其是本科一批。

6、一般说来,农林地矿师冠名的院校比同等理工类院校更容易被录取,而内蒙、贵州、山西、甘肃、江西、青海、宁夏的院校报考热度相对较低。

7、拔高报,冲一冲,一般只限于本科一批A、B和二本A批,二本B三本无从谈起,因为一本、二本剩下来的都要往下批次最好的学校挤,这点尤其要注意,不然分数高却落了选。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