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南京姑娘小李去年10月领证结婚,但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来得及度蜜月。今年1月,小李发现自己怀孕了,这让她有点措手不及。一方面,按规定婚假的“有效期”是领证一年内;另一方面,有孕在身似乎“难以出行”。
虽然很多资料都显示孕中期是可以旅行的,但家中长辈不能认同,担心意外发生。小李很想知道:孕期到底可不可以“带球旅行”?
还没度蜜月就怀上宝宝,不想浪费15天婚假
虽然怀孕已经两个多月,但小李基本没有呕吐等孕期不适反应,这让她更加坚定要在孕中期进行蜜月旅行的决心。
查阅相关资料后,小李发现,孕中期(怀孕的第4-6个月)是可以旅行的,“一些孕期的APP上甚至建议旅行,称‘怀孕初期的不适感已经消除,孕晚期的身体沉重尚未开始,也不易流产,只要没什么特殊情况,那就带着宝宝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吧’。”
国外也提倡孕中期旅行,甚至称之为Babymoon(产前蜜月),“怀孕中期是最适宜旅行的时间,这时孕早期的妊娠反应已经缓解或结束。若是医生也给你开出绿灯,那就来一场‘带球移动’的旅行吧。”
尽管众多资料显示孕中期旅行“没有大碍”,但小李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表示不能认同,这让小李苦恼不已,“如果不能出去,那我和老公15天的婚假都浪费了。”
听说是孕妇,大部分旅行社拒绝接单
现代快报记者咨询了南京几家旅行社,听说是孕妇出游,大多数旅行社当即委婉劝阻,个别旅行社甚至直接表示,只要是孕妇,无论是出国游还是国内游,一律不接单。
就职于南京某旅行社的小陈表示,公司出具的出游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孕妇是特殊限制群体,一般我们都不接待。”据小陈回忆,前些年曾有一名孕妇报团出游,途中出了意外不幸流产,她的家人找旅行社问责。“只要有孕妇过来咨询,我们都会建议她们放弃出游。”小陈说,即使旅客愿意立下书面说明,承诺出了事情不要旅行社承担,但为了避免风险,一般还是不会接单。
尽管大多数旅行社对孕妇避之不及,也有少数几家表示孕妇能够成行。某旅行社前台小周表示,公司对于孕妇出游没有明确限制,但为了防止有人假借旅游名义在国外产子,在线路的选择上有严格的限制,“美洲、欧洲、澳洲的团孕妇不可以报,其余的大部分线路,只要本人能坐飞机,就可以报名。”
孕32周以上乘坐飞机,一般不予接受
究竟什么样的孕妇才能坐飞机呢?现代快报记者浏览了国内几大航空公司的官网,在旅客须知一栏,均有针对孕妇的限制运输或拒绝运输的明确条款。南航规定,怀孕不足32周的孕妇乘机,除医生诊断不适宜乘机者外,可按一般旅客运输;而怀孕超过32周的孕妇乘机,一般不予接受,如有特殊情况,怀孕32周-36周的孕妇乘机,应提供包括旅客怀孕时间、旅行航程和日期、是否适宜乘机等内容的医生诊断证明??对于怀孕超过36周,预产期在4周以内,或预产期不确定但已知为多胎分娩或预计有分娩并发症者,不予接受运输。
大多数航空公司的规定与南航基本相同,部分航空公司,如东航、海航,还为孕妇乘机提供了建议:在怀孕早期过量飞行时应小心高空缺氧,应避免提取重物。建议在计划旅行前,咨询产科医生。
专家意见
适度出游有益健康,出游前需做全面产检
“孕妇可以适当出去转转。”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蔡满红认为,孕中期出游可以帮助孕妇保持愉悦的心情,旅途中适当地走动对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也有一定好处。
蔡满红表示,孕妇外出旅游,需对自身状况有全面了解,“在决定出去之前,最好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产检,看看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蔡满红介绍,如果孕妇时常宫缩或有见红等先兆流产的现象,切忌外出旅游。
蔡满红建议,符合出游条件的孕妇尽量选择短途游,“挑选轻松的路线,旅途中尽量避免劳累,如有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妊娠早期呼吸功能发生变化,18周时,孕妇的耗氧量增加10?20%(其中50%为胎儿所消耗)。而肺的通气量增加达40%,为达到孕妇本身和胎儿对氧的需求量,加上孕妇鼻、咽、气管等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很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孕妇对氧的需求量增加,妊娠合关呼吸系统疾病时,病情多易加重。何种感冒对胎儿有影响一般的感冒,症状较轻,如流清涕,打喷嚏,对胎儿影响不大,也不必服药,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但在妊娠早期(5?14周),主要是胎儿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的时间,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状较重,则对胎儿影响较大,此间服药对胎儿也有较大风险。孕期前3个月:在这3个月孕妇应该禁用一切药物,如果感冒了要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分别对待。情况一:感冒不发烧,或者发烧时体温不超过38度。情况二:如果孕妇感冒时发烧高达39度以上,并且持续3天以上。倘若孕妇是在排卵期后2周内患感冒,则可用药而不会对胎儿有影响。若排卵期2周以后患感冒,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为这时胎儿的中枢神经已开始发育。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劝孕妇终止妊娠。孕中期:此时要慎重用药,像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应慎用。如果发烧,可询问医生选择一些毒副反应较少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羌活、金银花等都有较好疗效。对于常见的抗感冒药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不宜服用。若感冒伴有高烧,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不要吃消炎痛,这是孕妇禁忌的退热药。孕晚期:这时服用感冒药一般来说对孕妇、胎儿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了。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药物。不用药不可取。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一些疾病本身对胎儿、母亲的影响远远超过药物的影响,就应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带孕妇到南京旅游好吗
现在可以出去旅游,只要不是风险地区就可以去,不过现在还是不建议出去很远的地方,在自己家长周边玩玩就可以了。疫情期间外出旅游注意事项:1、绿码出行由于现在疫情还没有接触,因此大家在出行前需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并且随时关注其变化,及时做好应对措施。还要了解当地的防疫要求及政策,配合运输部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提前填写目的地健康码所需的相关信息,确保绿码出行。2、健康出行在准备旅游前要综合考量自身的健康状况,若是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就的不要出行,儿童、老年人、患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孕妇、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较弱,应尽量减少外出旅行。3、做好防护在外出旅行中,要携带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和必备药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正确佩戴好口罩,尽可能少触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用物品,要勤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4、注意饮食卫生旅行中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可考虑自备食品,不要吃野味;共餐时建议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尽量少接触公共设施和物品,支付时使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5、做好行程记录外出旅行时做好行程记录,对乘坐的交通工具记录好乘坐的车次、时间、座位号,对住宿过的宾馆、用餐的餐馆等都记录好,这样能够确保一旦出现相关情况能做到及时追溯。由于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因此大家在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做防护,切不可大意,若是在出游过程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
带孕妇到南京旅游安全吗
坐高铁和坐飞机都是人们常见的一种交通出行方式,高铁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交通运输方式,飞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所以两者都相对较为安全,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对比分析。
我是自驾游爱好者,对于一些远途旅游也会采取高铁(或飞机)到当地租车自驾的方式,我就是典型的优先选择高铁(甚至火车卧铺)的游者,确实主要是钱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1、最主要原因:远途出行两者票价差距不是一点点
以广州-昆明为例,高铁时间8.5-9小时,暑假飞昆明的机票单程700、800,两大一小就是2000 ,高铁400 一个人,小孩免票,两大一小900大元,单程省1000多,来回就是2500,所以果断选择坐高铁
2、高铁(火车)可以看见沿途的风光,也能丰富小朋友的见识
第一次带我我家娃娃远途旅游就是坐了22小时的硬卧出游,沿途欣赏植被变化,穿过隧道越过大山,一起坐在走廊的凳子上吃快餐,这样的经历现在回看照片依然充满回味
3、高铁提前进站时间较短,只要在开车前赶到就行
今年初一家人去成都-重庆走一圈,赶上春运,没买到高铁票,那就咬牙飞机吧。太久没坐飞机了,已经忘记要提前1小时换登机牌,按着平时坐高铁时间到场,还有45分钟起飞换票,被告知已停止办理登机,赶紧找迟到柜台,竟然人品大爆发给了我4张头等舱的票(买的8张票普通舱的票,估计超卖了,给换了4张头等舱,4张普通舱)
既然被幸运的塞进了头等舱,那就着实好好享受一把吧,反正我是没钱自己买票进来的,总结起来就是,服务确实太贴心了
4、还有还有就是出于安全考虑的心理问题
其实坐飞机很安全,安全系数绝对跟高铁是同等级的(甚至更高级),比自驾更是安全多了去了。不过呢,心理问题有时候就是难以克服。所以中短距离的出行我还是更愿意选择自驾或者高铁。
我是那种如果两座城市之间高铁耗时超过5小时,只要有航班,我会首选乘坐飞机的那一类人,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曾经京沪动车和京沪高铁开通的时候,我都出于好奇去乘坐了动车和高铁,动车虽然比以前的火车硬座舒适了很多,但是超过10个小时旅程,并不让人轻松,而高铁耗时只有5个多小时,看上去要比飞机省时省力,还没有延误的风险,但是乘坐过一次后,我的感觉并不是这样。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我当时的情况是,去机场和去高铁车站耗时都差不多,而航班和高铁抵达的都是上海虹桥,所以当我乘坐火车抵达上海时,比我晚出发1个小时、选择乘坐飞机的同事,都已经到了酒店。
其次从节省体力来说,我感觉2个小时在飞机上的煎熬要好于火车上5个多小时的百无聊赖。最后从花费上来看,京沪经济舱票价常年在500~700之间,而高铁的二等座是500多,一等座是900多,可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我感觉超过5小时的高铁,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省时省力省钱,除了飞机延误概率高于高铁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不过有像我这样喜欢乘坐飞机的人,也就会有题主提到的“愿意去坐10多个小时的动车而不愿意去坐飞机”人,那么是哪些人会选择耗时时间更久的火车,而不是看上去更加高效的的飞机呢?我感觉有以下几个原因:
有恐飞症,尽管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当飞机起飞、降落、遇到气流时,出现颠簸、失重的现象,会让人一些人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惧怕或者拒绝乘坐飞机。所以对于这一类顾客来说,如果只要是火车能到达的地方,是不会选择乘坐飞机的。
差旅只能报销火车票。有的公司差旅规定,只能乘坐火车或者优先预定火车票。
城市之间没有航线或者乘坐飞机不方便,不是所有大城市之间都开通了航线,比如天津到南京,也不是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机场,比如苏州。很多三、四线城市有高铁停靠,但乘坐飞机只能先到省会城市,并不是很方便。
航班容易延误。虽然高铁也会出现延误情况,但是超过99%的准点率,还是要高于飞机的,飞机受到天气、人为的影响而延误几率更大一些。
高铁舒适度、自由度高于飞机的经济舱。高铁的座椅更加宽敞、噪音低,可以随时走动活动,甚至在停靠时间长的车站,还可以下火车透透气,而这些都是飞机不能满足的。
高铁票价低于飞机票价。虽然大多数时间,高铁票价与经济舱票折后价格相仿,但是对于价格敏感的人来说,他们会首选价格更低的交通方式出行。
便于工作。对于在旅途中都需要工作的人,乘坐飞机因为没有网络、不能通话,除了一些文档工作外,其它什么都处理不了,显然乘坐火车则没有这些限制。我觉得一般这样的乘客也多是短途,长途的话,飞机还是首选。
嫌乘坐飞机麻烦的人,乘坐飞机有诸多严格的规定,行李过多、过大、过重,乘坐飞机需要额外购买行李票,能携带上机的物品也受限制,需要接受严格的安检,而火车则明显宽松很多,除了易燃易爆不安全的物品外,都可以带上火车。
一些不方便乘坐飞机的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孕妇、残疾人等,因为受年龄、身体等情况,无法乘坐飞机,只能选择乘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