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的“财务警报”刚拉响没几天,中国就给了颗“定心丸”。
10月17日,秘书长古特雷斯对着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直皱眉头:“要是会员国再不按时缴会费,我们可能要面临‘破产’危机——办公室电费、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这话让不少人捏了把汗:毕竟联合国管着全球维和、难民援助、气候变化这些“要命的事”,真“停摆”了谁都不好过。
才过两周,10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就带着好消息现身:“中国已经全额缴纳了2025年的常规会费,一共6亿8573万美元。”更有意思的是,他宣布的时候特意切换成中文,笑着说了句“谢谢”——这波“精准回应”直接戳中了网友的“共情点”,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这声‘谢谢’比任何官方话术都实在,毕竟中国的支持是真金白银的。”
其实关于“会费”这事,网友的讨论一直挺热闹。有重庆的老读者给我发消息:“我记得去年中国也是提前缴的,咱们国家从来都是‘说到做到’。”也有刚上大学的小朋友问:“为啥联合国会费要交这么多?”其实会费是按各国GDP、人口等指标算的,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会费比例约占12%,属于合理区间——说白了,这钱不是“捐”,是“应尽的义务”。
但更关键的是,当国际组织遇到“钱荒”时,中国的“按时到账”不只是“守规矩”。就像网友说的:“联合国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工具’,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的地方。要是连会费都不交,还谈什么‘全球治理’?”去年联合国向土耳其地震灾区送的帐篷、给也门儿童的疫苗,背后都有各国会费的影子——中国这6.8亿,其实是在为“让世界更稳一点”买单。
哈克的那句中文“谢谢”,与其说是对中国的感谢,不如说是对“负责任大国”的认可。毕竟在“退群”“赖账”成风的当下,“说到做到”反而成了最稀缺的品质。而中国的选择很简单: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先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不是“傻”,是对多边主义最实在的支持。
说到底,联合国的“命”靠的是各国的“信”。中国这次的“及时缴费”,不过是用行动证明:当全球需要“搭伙过日子”的时候,负责任的大国从来不会缺席。毕竟,光喊“支持联合国”没用,把该缴的钱交了,把该做的事办了,才是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