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更名美团单车,仅这一个动作就导致13亿人民币的无形资产减值。 3月11日,美团点评公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2018年营收652亿元、调整后产生净亏损85亿。 美团旗下三大主营业务,分别是美团APP主打的餐饮外卖,大众点评app和美团app主打的到店、酒店及 旅游 业务,以及美团打车、摩拜单车、榛果民宿、小象生鲜所属的新业务。 美团自称“餐饮外卖 到店、酒店及 旅游 两大业务按合并基准计录得正的经调整经营溢利”。但2018年它的经营亏损高达111亿人民币,比2017年扩大了73亿元。 外卖是美团的主战场,也是它的大本营、流量池和火车头,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从2010年美团成立至今,外卖的盘子不断扩大,作为主营业务却一直没能实现盈利。前期为了获得市场优势必须忍受亏损,而上市以后,有了业绩的压力,外卖业务的盈利诉求也水涨船高。 2018年,由于美团大幅调高商家的抽成,外卖业务毛利率从2017年的8.1%上升到了13.8%,变现率从2017年的12.3%上升到了13.5%,增幅只有1.2个百分点,显著落后于毛利率的上涨幅度,并且相比前几年动辄3个百分点的增长,它的变现能力实际上正在陷入停滞。 外卖属于到家业务,在这条赛道上,还有京东到家、物美旗下的多点、58到家。外卖能不能盈利,美团单方面说了不算。相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它的老对手饿了么决定。 去年,饿了么调整组织架构、进行战略下沉,并投入重金补贴C端用户和B端商家,让美团十分被动,但不得不硬着头皮跟进,否则就面临用户和商家流失的风险,最终导致市场份额下降,规模效应失效。而一旦美团陷入饿了么发起的“价格战”,就势必拖累变现能力。 2019年初,饿了么把百度外卖升级为饿了么星选,在一二线城市与美团争夺白领用户,并对知名餐饮品牌进行数字化改造,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沿用阿里云、菜鸟等兄弟公司的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美团则不得不自掏腰包投入重金,从头开始技术研发。 2018年,美团餐饮外卖交易金额达到2828亿人民币,斩获381亿人民币收入,贡献了整体收入的58.5%。代价是为此付出了高达328亿人民币的销售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5.6%。 2018年,王兴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收购摩拜如果排第二,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排第一。 27亿美金收购来的摩拜,一度让美团每天多亏损1500万。王兴震怒,王慧文出马,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经过惨烈的内部整合,创始人胡玮炜、联合创始人王晓峰、CEO刘禹三个关键人物先后出走,在王慧文统领下,摩拜关闭国际业务,并搬到美团总部合署办公,开始加速美团化。 这一轮重组火烧美团资产负债表,目前仅摩拜的海外重组,美团就需要减值拨备3.58亿人民币。不久前,摩拜更名美团单车,仅这一个动作就导致13亿人民币的无形资产减值。 共享单车的战场上,摩拜与ofo两强相争, 哈啰 渔翁得利。目前 哈啰 已经从单车这个“两轮业务”升级为网约车这个“四轮业务”,并强势入侵顺风车业务。对比之下,摩拜被美团收编后不到一年时间,从一家估值数十亿美金的独角兽,沦为美团LBS平台的单车事业部。 巅峰时期,摩拜单车的市场投放密度与小黄车并驾齐驱,如今它在城市街头的能见度已大幅度下降,并且破损率极高。目测杭州地区,摩拜单车的密度,仅为 哈啰 单车的三分之一。单车算入公司的固定资产,加上损耗和折旧,对美团资产负债表又是一笔不小的沉没成本。 曾经轰轰烈烈,如今一地鸡毛,美团上市前夕,重金收购的摩拜完成了撑大资产包、扩大交易单量、到资本市场讲个好故事的 历史 使命,如何收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一个月前,有媒体报道,出于投资人压力,美团有计划将大众点评并入美团APP,以提升后者的日活用户数量。王慧文虽然否认了这一传言,不过大众点评的重要性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2月22日,王兴发布内部信,点评平台更名为点评APP部,与美团app共同率属于王慧文领导的用户平台,今后大众点评的交易功能更多导入美团APP,自身则聚焦于搜索和查找。 曾经何时,大众点评还是王兴最头疼的对手,它今日的命运,会否成为摩拜的写照? 美团以“吃”为战略核心,无论是加强C端用户粘性,还是推进B端餐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它都需要拿出有说服力的武器,也就是要有自营的新零售样本工程,这就是小象生鲜。 为了攻打新零售的山头,美团专门成立了小象事业部,由高级副总裁陈亮领导。陈亮是王兴创立校内网时期的老臣,中间一度离开创业,2011年再度加入美团,如今是美团五大高级副总裁之一。 去年5月,第一家小象生鲜在北京方庄时代life广场开业,目前已进入了北京、无锡、常州三个城市,一共7家门店。从扩张节奏来看,它还处于从“0到1”的模式 探索 阶段。 小象生鲜定位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生鲜超市,产品涵盖14个类目,主打生鲜、餐饮、电商和即时配送,实际上沿用的是“盒马模式”。在这个赛道上,盒马鲜生已经实现单店盈利,并开始大规模扩张到全国100多家门店,而它的背后,则是小象生鲜、7FRESH等一众追随者的惨烈厮杀。 小象生鲜已然落后一程,虽然有美团提供充足的粮草,但其实,留给它的时间也不多了。 2018年,王兴与程维约了一次饭局,扭头就推出了网约车业务,加上收购摩拜,颇有一番在出行领域大干一场的气魄。一年后,美团网约车止步南京、上海等个别城市,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声量。 小象生鲜是继续憋大招,还是如网约车这般浅尝辄止,关系着美团新零售的战略走向。
南京旅游业收入
旅游业比重在1.87%以下。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值为16907.85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552.52亿元,同比实际增长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5.56亿元、6069.64亿元和10522.65亿元,第三产业占比1.87%,而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所以旅游业比重在1.87%以下。
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
南京旅游业
南京旅游的火爆离不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六朝古都,南京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而现代与历史的完美融合,更是为南京旅游增添了许多魅力。你可以在清晨的阳光中漫步在古城墙下,感受历史的沉淀;也可以在夜晚的灯光中探寻夫子庙的韵味,领略现代与传统的交融。
南京旅游的火爆也与其美食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南京美食以金陵菜为代表,色香味俱佳,令人回味无穷。在南京,你可以品尝到鸭血粉丝汤、狮子头、盐水鸭等特色美食,也可以探索各种街头小吃,感受南京独特的味觉魅力。
南京旅游的火爆更离不开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打卡地。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脉的最高峰,登上山顶,远眺群山环抱中的都市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都市的繁华相映成趣,让人沉醉其中。南京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见证了南京乃至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让你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厚重。
南京旅游的火爆并非偶然。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美味的美食,再到独特的打卡地,南京旅游的魅力可见一斑。你又会因为什么而爱上这座城市呢?是历史沉淀下的文化氛围?还是那独具特色的美食风味?又或者是那些独一无二的打卡地?无论是何种原因,南京旅游都会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在南京这座城市里,你可以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你可以品尝美食,感受味蕾的享受;你可以探索打卡地,留下自己的足迹和故事。这样的南京旅游,又怎能不让人心动呢?